我校“百万大学生留汉”调研团队喜获省级奖项

我校“百万大学生留汉”调研团队喜获省级奖项

我校“百万大学生留汉”调研团队喜获省级奖项

我校“百万大学生留汉”调研团队喜获省级奖项

陈敬波老人抗美援朝事迹

  责任编辑:tyxy  时间:2020-10-28  点击数:

陈敬波老人,我校离休老干部,原武汉市粮食学校副校长,获得此次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颁发“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”纪念章。遗憾的是,老人家今年已离我们而去。幸运的是。2019年夏天,校记者团的小记者们曾登门采访陈敬波老人。


峥嵘岁月忆往昔,一腔热血爱国魂

走进陈老的家中,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张中国地图,上面用钉子作为标记,插满了小红旗,他参军以来走过的所有地方,战斗过的所有地方,全都标记得清清楚楚。其中有一面最大的旗帜,地点是河南焦作。



他说,这是他革命开始的地方,时间是1945年8月,那年他18岁。

戎马半生 穿越枪林弹雨

“如今的社会和之前完全比不得啊,比不得……那时候我们老家有一句俗语‘早死有人抬,迟死没人埋’,那个时候的生活真的穷苦不堪……”陈敬波出生于1927年,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,兄弟姐妹11个,靠吃观音土、糠、野菜充饥。16岁时,他被国民党抓壮丁,直到1945年逃出,成为八路军的一员。他说:“那个时候,八路军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,家家户户把能吃的米啊、肉啊都拿出来送给我们,很多人自愿加入我们的队伍!

陈老有一件深绿色的旧军装,是他最心爱的宝贝。衣服上别满了勋章,他一一指给我们看:“这是抗美援朝的三级勋章,是朝鲜颁发的;这是淮海战役的;这是渡江战役的;这是解放西南胜利纪念;这是1950年华北解放纪念……”这些莫大的荣誉,都是用命换来的。陈老先后在解放军太行山军区老二团、四十四师、十五军、130团等部队担任班长、副排长、排长、副连长、区队长、政治指导员、协理员等职务,参加过的战争有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等,在进军两广战役中还荣立一等功。

 

抗美援朝 用步枪打飞机

1951年,陈敬波听从上级命令,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,这一去就是4年零4个月,直到1954年才回国。那个时候,美国人的军火设备比我们高级精良,战士们没有别的办法,敌人靠车他们就靠脚,别人靠大炮他们就派冲锋队炸碉堡,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上百架飞机在部队上空徘徊,他们就拿手中的步枪去打飞机。陈老骄傲地说:“那个时候我们真的三枪打下一架飞机呢!飞机在头上,我们志愿军就向下挖坑,躲在坑里打。”他边说边举起拐杖当抢演示,“打美军飞机,一晚上打了40公里,一直把他们赶出三八线。美军睡睡袋,睡得香,志愿军过去他们都不知道。起初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睡袋,侦查后才知道,原来美军就睡在里面,我们就用脚踢,丢手榴弹去炸。”陈老说着又笑起来。“朝鲜战争时,志愿军战士一般都是吃炒面,那是一种用大豆磨成的粉,吃多了容易拉肚子。朝鲜老百姓感谢志愿军,就偷偷用自己家的大米把志愿军吃的炒面调换了,把好粮食都留给志愿军。”

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,陈敬波被朝鲜政府授予抗美援朝三级勋章,他去到江西南昌一所文化学校学习,直到1958年从部队转业来到湖北工作,1975年调入武汉市粮食学校任副校长直至19928月离休。卸下军装,远离了战场上的硝烟,陈老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爱国新篇章。

 

回忆这一生,流过血、流过汗、流过泪,谈到现在的时代发展,陈老说:“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,他说不忘初心,这个不忘初心的含义真的很深。旧中国都被他国嘲讽是‘东亚病夫’,那个时候大家普遍没文化,社会生产力低下。现在不一样了,我们可以说是世界强国了。时代在变,我们也要与时俱进,可是无论怎么变化,爱国不能变,爱国是根本。国家发展要靠大家,靠你们年轻人,你们就是希望,就是未来。”

Copyright 201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
学院地址: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 邮编:430205 邮箱:whvcse@whvcse.edu.cn

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188号  鄂ICP备11010169号-2